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救市政策不断推出的当下,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却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重庆市房地产协会会长莫元春分析指出,重庆楼市之所以能保持健康、产业供需能达到基本平衡,是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擅打组合拳,一方面大力建设保障房,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把控楼市格局的结果,真正做到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
擅打组合拳 重庆楼市平稳运行
------------访重庆市房地产协会会长莫元春
重庆楼市成交依然全国领先
“重庆楼市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准确说是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重庆市房地产协会会长莫元春开门见山地表示,目前重庆楼市供需平衡,成交量依然保持了全国领先的水平。
今年1-9月,重庆全市共成交商品住房2667.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19%,其中主城区1250.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42%,远郊区县1416.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4%。 1-9月,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建面均价为5356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93%,其中主城区为655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34%。
“同全国其它中心城市相比,重庆的房价下降相对较小,成交量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莫元春说,去年,重庆商品房住房成交3801万平方米,名列全国第一。由于去年商品住房交易量达到历年最高,今年出现下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场的正常回调。若与前三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全市销量上升20.04%,整体市场仍保持了增长。
在全国楼市都不太景气,量价齐跌的大背景下,重庆楼市也面临极大的挑战。不过在如此宏观形势面前,重庆楼市还能有如此表现确属难能可贵。
实际上,由于供应量一直比较充足,重庆房价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中有小幅增长。目前房价下行则导致重庆商品房的性价比超过国内绝大多数重点城市。
回顾过去5年,从整体成交情况来看,2010年重庆楼市商品住房总成交量约为2200万平米,只比上海成交量略低。2011年全国楼市都走低,成交量萎缩,但是当年重庆的成交量几乎是上海的两倍。2012年成交面积也在2000万平方米以上。
今年1-8月,重庆市完成房地产投资2151.2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较全国高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28.2%,比重较去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增长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保持了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在全国房地产市场走低的背景下,重庆房地产运行总体平稳。房地产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全国水平,稳定在20%以上;商品住房交易量也居重点城市前列。
“预计全年全市和主城区商品住房可分别达到3000万平方米和1600万平方米的常态水平,”莫元春认为,土地市场的表现和房地产投资完成情况说明开发商看好重庆后市!
低端有保障 重庆地产总体平稳
房地产是特殊商品,地方政府既要保障公众的基本居住权,又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民经济中市场的主导地位,也促使重庆有关各政府职能部门尽量采用市场手段来确保楼市的健康。调查发现,与国内很多大城市完全不同的是,从2013年到现在,重庆基本没有单独出台干预楼市的政策。
莫元春认为,重庆楼市的动态平衡主要由市场主导的房地产运行模式决定,采用组合拳是重庆的基本经验。
“我们楼市之所以保持健康,平稳运行,最关键是重庆的主要领导和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擅打组合拳,”莫元春告诉记者,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是重庆市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基本思路。
2010年以来,重庆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政府加市场的房地产发展双轨制。
来自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的消息称,2014年,重庆将实现两次摇号,6月30日摇号,重庆.配租公租房10941户,10月28日,重庆还将进行一次摇号,将约有17000套公租房实现配租。这意味着将有至少5万人能通过保障房解决自己的居住。近年来,重庆市公租房计划建设总规模约4475万平方米、70.6万套,目前已交房入住16.39万户、直接惠及群众40多万人。
“如果不是对地段太挑剔,所有提出申请的低收入者都能租到公租房,用较低成本解决居住问题,”莫元春说,真正做到低端有保障,大大缓解了过去几年重庆市民的购房压力,避免了重庆房价过快上涨!
“不仅仅是低端有保障,高端还要有约束,”莫元春表示,管住了两头,市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房地产行业才能健康运行。
房产税作为未来国家即将推行的房地产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一直为外界所关注,经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与重庆进行试点。
2011年1月28日,重庆房产税开征。
重庆市地税局拟定三个征收主体为:对于独栋别墅,不管存量房还是增量房,均要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两倍以上的高档公寓也将征税;此外,对于在重庆无户口、无工作、无投资的三无人员在重庆所购房产,购买两套以上住房的从第二套开始要征收房产税。
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2倍至3倍的房产,将按房产价值的0.5%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3倍至4倍的房产,将按房产价值的1%征税;4倍以上,按1.2%的税率征税。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前三年累计征收房产税金额在4亿元左右,对高端住宅的投机起到了极大的遏制作用。
“政府做好保障,同时以市场为主导,让开发商大有所为,让购房者理性抉择,”莫元春认为,擅打组合拳,同时以市场手段主导房地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供需动态平衡。
城市地位提升 购房信心有保障
城市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房地产才会有大发展!
2010年,重庆成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这一重大利好促使近年来重庆楼市供销放量。当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的规划,重庆成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居承东启西重要战略地位。这使重庆从众多的二、三线城市中脱颖而出,被世人所仰慕。全球知名的仲量联行发布报告称,如果不能算一线城市,重庆至少可以算是1.5线城市。
“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的核心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上的一级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这使其战略优势凸显,”莫元春表示。
不仅如此,十八大以后,重庆主要领导着眼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建设,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大跨区域经济带的对接,这也给重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近年来重庆经济也随着城市地位的提升而得到了长足发展。
地产即金融,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也给重庆房地产业的投资提供了资金保证。
9月底,重庆举行江北嘴金融CBD推介会,会上江北区常务副区长高洪波表示,已经有200多家金融及相关产业企业进驻重庆江北嘴,江北嘴两年后年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去年重庆金融GDP的占比是8.6%,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这说明重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愿望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按照重庆金融的发展战略,到2017年,重庆金融业GDP占全市GDP的10%,这个指标代表了重庆作为金融中心的辐射能力。
不仅仅是金融,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40.51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7.7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482.28亿元,增长12.8%,其中工业增加值2911.0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650.46亿元,增长8.3%。
经济的增速既可以解释楼市成交量的合理性,也可以体现重庆的城市吸引力。不难看出,上述数据中重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给重庆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了房地产成长空间。
实际上,2013年,重庆GDP增速为12.3%,排名全国第三。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重庆GDP增速排名稳居第二。经济的高速发展给重庆房地产带来了机会,也让楼市的成交量有了基本的保证。
莫元春最后指出,重庆楼市之所以能保持健康、房地产业供需能达到基本平衡,是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辐射能力越来越强的结果。